Saturday, April 4, 2020

失败的Roti Canai


当我用擀面棍压扁面团,看到面团黏在料理用的塑胶板上时,我就知道这次做的roti canai(印度煎饼)将会以失败收场了。看着盆里剩下搁着的八粒面团,我唯有硬着头皮继续将面团弄薄、重叠,希望会有一层层的口感。结果还是事与愿违,在不粘锅定型的roti canai不止只有一层的口感而已,而且硬硬脆脆的,却没有像roti tisu那么爽脆。

其实,这是我第一次做roti canai,在烘焙糕点的经历方面,第一次失败是常见的。例如香草海绵蛋糕,很多人是需要试了几遍之后才会成功的。然而我这次做过roti canai之后,心里悄悄地对自己说:以后要减少吃外头卖的roti canai,如果可以的话就不吃最好。


如果我不是对烘焙有兴趣的话,我就不会知道原来很多外头卖的面包和糕点(就是英文所谓的pastry),所用的原料都不怎么健康的。就拿我这个失败的roti canai来说,原来一片所谓最基本的roti kosong,一片薄薄的煎饼内含了非常多的脂肪——而且一般嘛嘛档都是用氢化棕油(俗称“白兰他”)来弄roti canai的面团,至于有多少反式脂肪我就不晓得了(氢化棕油也用来制造用来泡the tarik的炼乳)。当我们看嘛嘛档那些高手熟练地弄薄和重叠面团,然后煎出一层层口感的roti canai,为什么那些面团不会像我一样黏在他们的料理铁板上呢?

OK OK,你可以说我的功夫不到家(虽然这个也是事实),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以油为主搓成的面团是比较不会黏在一起的(所以有些roti canai的食谱会建议将面团浸在油内过夜),以水为主的面团是会将多层黏变一层的。即使我后来陆续再额外加了一些油,还是无法改善面团的互黏性,可见一般所见到的roti canai的确是加入份量挺多的油(不管是液体或固体的)。

当然,我的这篇文章不是要教大家如何弄一片像我们常在嘛嘛档吃到的roti canai。其实选择正确和适当的食物,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需要不断学习的功课——然而在这个现代的社会里,很多人在这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比操作手机的能力来得高,也不怎么获得重视。在接触到五花八门的食物时,我们往往都会被其外表、味道、片面不完整的资讯,甚至宣传花样所引导而作出决定。有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亲自准备某些食物的话,我们根本都不晓得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弄出来的。就拿在行动限制期间非常火红的面包来说,一般上自家做的面包往往第二天就不好吃第三天就发霉了,而各大厂商制造的面包过了保鲜期限还是漂漂亮亮的。

在这个商家竞争激烈的年代,从眼花缭乱的食物中作选择正确和适当的选择的能力越来越重要(例如懂得阅读食品上的标签)——怎么会不重要啊,食物是吃进我们的身体里的,我们的成长和健康都是与我们所吃的食物有莫大的关系。尤其是大人小孩爱吃的面包和糕点,通常都是含有极高的糖分,不然就会不怎么好吃(所以通常自家准备的时候都会自行减少糖的分量。例如普通的牛油蛋糕的所谓“标准方程式”就是面粉、牛油和糖是1:1:1的)。此外,这些面包和糕点往往都含有额外的添加物,除了给食品上色的“颜料”之外,连pandan的味道都有人造的(滴几滴就够误导我们以为是用几十片的pandan叶弄得蛋糕了(再滴几滴绿色得颜料))。如果家长准备给小孩吃的话,能够的话是自行准备,至少我们知道我们用了什么食材和其分量;不然就选择一些比较信得过的西饼店购买。

当然,我们有时候会嘴馋想吃一些我们都知道是不怎么健康的食物,这是人之常情避免不了的——太多的顾虑反而是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紧绷。只要我们知道什么食物应该浅尝即止,什么食物比较可以放心吃,那就可以了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Featured Post

我和父亲的蛇皮果时光

今天吃早餐的时候,我看到了蛇皮果,想起了我和父亲在他的果园的一段关于这个水果的时光。 那一段时光是发生在我家通称为“芒果园”的园子里。诚如我们所取的名称,父亲在那里所种的果树大部分就是芒果树,里头应该是少不了玻璃市著名的香芒(Harum Manis )吧。除此之外,父亲也种了其他...